首页 国家级一流精品课程

201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

认定万门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在高校培育建设基础上,从2019年到2021年,完成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6000门左右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500门左右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000门左右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认定工作,具体推荐认定办法见《“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推荐认定办法》。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 主要建设单位 主要开课平台
计算机科学导论 董荣胜 钟艳如、常亮、李凤英、孟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计算思维的结构 董荣胜 钟艳如、李凤英、孟瑜、汪华登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城市道路单点交通信号控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李文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数值分析 李郴良 李姣芬、李光云、彭丰富、彭振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数据结构与算法 周娅 张敬伟、王宇英、张瑞霞、邓珍荣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智能包装创意设计虚拟仿真实验 宋冬慧 李纳璺、李一媛、石洁、龙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产品系统设计 叶德辉 谭嫄嫄、陈旭、庾萍、刘伟元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 杨涛 丘伟、戎茂华、张艳丽、李震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工程力学 向定汉 赵昀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硬件描述语言设计实验 赵中华 刘涛、刘争红、邓德迎、童有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数据库系统原理 张敬伟 王宇英、文益民、刘洪波、唐麟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高等数学A 蒋英春 阳莺、郭慧君、张必山、唐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电子电路 陈冬梅 胡煜、李晓记、唐智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数字信号处理(外文教材) 刘庆华 欧阳宁、王健、苏启常、廖可非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离散数学 徐周波 常亮、孟瑜、林煜明、周小川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